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上圈定了今年多项重点工作,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口径和细节也有不小变化。
首先最值得金融科技领域注意的是,银保监会首次提出“要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这一新提法引起不小关注,综合业界反应和雷锋网AI金融评论以往报道来看,业内存在着这样一些观点:
大型银行的风控水平无疑更有保障,也更受监管肯定,中小银行在风控方面仍有不少缺失。
中小银行的风控水平有限,很大一个原因是受限于自身科技实力,因此相比起大型银行,中小银行更依赖第三方风控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近年来也出现了激进追求业绩的情况,风险事件频发。
而大行们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相信未来会更多地参与到风控能力的输出上。目前已有12家商业银行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母公司多为大中型银行。
但大型银行同时也是中小银行的竞争对手,在现有竞合关系下,银保监会的提议能否顺利实现、中小银行的接纳程度如何,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除了上述内容,本次工作会议还释放了不少金融科技严监管的信号。
银保监会在此次工作会议中称,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活动监管,同时强调了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
同时也再次强调:
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
要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活动的监管。
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会议要求,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持续整治影子银行,对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的新形式新变种露头就打。对理财存量资产处置不力的机构加大监管力度。
此外,“整治名实不符金融产品”也是本次工作会议的新提法,也被认为是加强穿透式监管的举措之一。
有业内人士指出,该类产品主要指名不符实的结构性存款、互联网存款、类信贷、影子银行、具有刚性兑付和资金池特征的伪资管产品、风险仍集中于银行体系的债券类产品以及带有“养老”字样不符标准的短期金融产品等等。
不过,会议也指出,要全力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
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方面,会议指出,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推动发展养老、健康、责任、巨灾等保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